因為閱讀了鍾舜文的「那年,菸田裡:斗笠、洋巾、花布衫」,想起了在進到美濃鎮之前,道路兩側一塊塊的菸田。

在旗尾山角下工作的那段時候,有好一陣子在上下班的途中會先遶進美濃;下了高速公路末端直行,一直到旗尾的7-11右轉,然後立即在加油站左轉,眼前展開的就是道路兩側的菸田;嚴格來說,在夏天那是一大片的水稻田,到了冬天就變身為菸田,或者農民會種植其他的植物。

基本上我對植物的認知能力十分低落,所以第一次在冬季看到一株株有著大大葉子的植物,就這樣沿著進鎮的道路兩旁向外延伸一大片時,邊開車邊猜測,這是種什麼水果還是玉米嗎?後來問了朋友才知道,原來那是菸葉,朋友說冬天稻作休耕,所以美濃的客家農民便利用這個時候種植菸葉,並且將菸葉處理後由政府收購,也算是補貼家用。也因為這樣,發展出了菸樓還有交工文化。

一直沒有機會看過菸樓,依作者所說,早期家中能有座菸樓是另一種身份的象徵,因為種植到烘焙菸葉都是需要經過申請核可的;同時也因為這是個需要極高勞力的作業,所以才會造就出「交工文化」,指在採收季節大家互相到對方的菸田裡幫忙採收,這種不分你我的互助,應該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吧!

那幾年,日子就在金黃色的水稻田及綠色的菸田交替中流逝;從整地開始,計算了三次的收割後,就可以看看一株株小菸苗在田裡,等到菸葉採收後,又看到光禿禿的菸梗一排排的立在田裡,季節的交替變得明顯了起來;還記得在途中有一戶人家,在住家旁種蓮花,蓮花花季時偶爾會停車下來看兩眼,因為很特別的是那是開出紫色蓮花的蓮花池。

自從政府不再收購菸葉後,原本冬天的菸田變成了雛菊花田,常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拍照,後來離開旗尾山後也只有久久再去一趟看看朋友,看到路邊停滿轎車與遊客,反倒變成不習慣了,那以往的綠色菸田,看來現在也只能翻書回味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