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在音樂學校裡有二個班級,一個是節奏班,另一個是音階班,節奏班的老師是高音譜老師,而音階班的老師是低音譜老師。

節奏班有八個小朋友,分別是全音符、二分音符、四分音符、八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、三十二分音符、六十四分音符及休止符。

而音階班裡有七個小朋友,分別是Do、Re、Mi、Fa、So、La、Si。

平常節奏班及音符班的小朋友下課後都會一起唱歌,一起玩遊戲,校園裡每天都可以聽到好聽的歌曲。

突然有好幾天,校園裡都沒有好聽的歌曲,好安靜啊~到底發生什麼事呢?

原來,是節奏班跟音符班的小朋友吵架了,好幾天都沒有一起唱歌。

高音譜老師跟低音譜老師決定去問問小朋友在吵什麼?

一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,小朋友是為了爭論誰唱歌比較好聽所以吵架了。

節奏班的說:「我們節奏班唱歌最好聽,因為我們可以利用節奏讓聽我們唱歌的人,感受到這首歌是悲傷的還是開心的,是悠雅的圓舞曲或是雄壯的進行曲。」

音階班的聽了很不服氣的說:「我們音階班唱歌才是最好聽的,因為有音階才有弦律,讓聽這首歌的人可以一起哼哼唱唱。」

音階班的才剛說完,兩班的小朋友就又吵起來了。

低音譜老師聽完了兩班小朋友所說的後,笑笑的說,

「節奏班確實可以利用節奏來表現出歌曲的情感,可是如果沒有音階班的幫忙,那聽歌的人就只是聽到大鼓小鼓的咚咚咚而沒有弦律,這樣子歌曲會變得很單調,不是嗎?」

「音階班的弦律雖然可以讓聽歌的人一起唱,但沒有了節奏,就好像如果報新聞的人只是唸著稿而沒有速度快慢,那樣子聽的人很快就會睡著了,對不對?」

高音譜老師接著說:「一首好的歌,要有適當的節奏也要有好聽的弦律,這樣子才能讓聽的人喜歡哦!」

聽了低音譜老師的話後,兩班的小朋友終於明白吵架是不應該的行為,也知道要一起合作才能唱出好聽的歌曲。

從那天開始,節奏班跟音符班和好了,校園裡又可以聽到美妙的歌曲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之前,恬媽咪有提議,由我寫個故事讓曾小勤來畫圖,然後把兩個放在一起作一本手工書。這件事一直放在心裡,只是,雖然我有看過童書,但沒寫過給小朋友看的文章,所以想歸想,都一直擺著。

上禮拜到屏東去,曾小勤突然問我,那故事寫好了嗎?我一驚連忙轉移話題問她,那是要寫國字還是注音?她竟然回我兩個都要,呃~好在乾媽還知道word有可以用出注音的功能,不然我還得弄稿紙回來,一行寫國字一行寫注音,誰叫她現在還不太會看國字呢!

前兩天騎車上班的路上,想到小勤現在在YAMAHA學音樂,所以設定了這個跟節奏還有音階有關的故事,除了試著把「分工合作」的概念放進去,也順便讓她大概知道節奏跟音階在歌曲裡的功用,想歸想,真的要寫出來,上面內容也塗塗改改了幾回,真慶幸這是個電腦化的時代,不然稿紙早被橡皮擦擦破了吧!

只是,裡面沒有「人」,小勤會畫出什麼內容?接下來看妳的囉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ngyu 的頭像
    mangyu

    水裡的喃喃自語

    m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